碳排放管理员是指从事企事业单位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咨询等工作专业技术人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该职业需求越来越大。碳排放管理员需具备环境科学、能源管理、统计学等知识和技能,能够操作相关软件和工具,了解政策和法规,提供咨询和指导。该职业包含多个工种,共分为五个等级。碳排放管理员在企业中需进行碳足迹测算、制定减排战略、监测与报告、符合法规等职责。
2021年3月,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18个新职业。碳排放管理员是发布的18个新职业中单独的绿色职业。
那么,碳排放管理员到底是个怎样的职业呢?
碳排放管理员新职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编码为4-09-07-04,碳排放管理员定义为:从事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人员。
碳排放管理员是指负责监测、统计、核查和管理企业或组织的碳排放量的专业人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关注碳排放管理,并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因此碳排放管理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碳排放管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能源管理、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相关的软件和工具,如碳排放计算软件、能源管理系统等。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碳排放政策和法规,能够为企业或组织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指导。
这个职业包含了多个工种,如民航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监测员、碳排放核算员、碳排放核查员、碳排放交易员和碳排放咨询员等。
国家对于碳排放管理员的职业技能等级也进行了规定,共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
培养目标
针对碳排放项目特点,立足碳排放管理的需求,建立满足碳排放管理师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展碳排放管理师的岗位能力培训及等级考试项目,培养适合当下碳排放、管理的专业型人才。
培养人群
职业化培训和考评针对人群广泛,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专业应(往)届毕业生;从事能源、环境、循环经济教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工程人员、节能及环境交易所相关领域人员和有志于从事碳排放管理的各类人员等。
工作职责
1、碳足迹测算:确定组织或企业的碳足迹,包括直接和间接排放。直接排放通常来自组织的运营活动,例如能源使用和运输,而间接排放涉及到供应链和其他间接活动。
2、制定减排战略:根据碳足迹评估的结果,制定并实施减排战略。这可能包括改善能源效率、采用可再生能源、改变生产和供应链方式等。
3、监测与报告:定期监测组织的碳排放情况,并向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报告。
4、符合法规:确保组织遵守所有相关的环境法规和碳市场的规定,以避免潜在的法律责任和财务风险。
5、教育和推动:向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关于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培训和教育,推动内部文化的变革。
6、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管理与供应链相关的碳排放,并寻求通过可持续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来减少整体碳足迹。
7、参与碳市场:参与碳交易市场,了解碳排放权的交易和价格,并优化组织的碳资产与负债。响应政府履约要求,开展碳履约。
就业前景
现阶段,碳排放管理师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和电力、水泥、钢铁、造纸、化工、石化、有色金属、航空等八大控制排放行业。全国范围的数量大约是8000多家,碳排放管理人才缺口巨大,碳排放管理师将迎来供不应求的就业前景。
碳排放管理师岗位专业性较强,工作内容较为广泛,涉及了碳资产管理、碳达峰与碳中和规划编制、碳标签碳足迹和低碳产品认证,也包括提供外部的碳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等相关服务。由于综合实力和职业前景持续向好,甚至有业内专业人士把碳排放管理称为继房地产、IT行业后的第三波经济增长点。政策不断加码,低碳行业在未来10-15年内都会处在上升期阶段,随着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力度的加大,迎来一波黄金爆发期。在碳排放管理制度助力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的同时,新兴职业“碳排放管理师”将持续得到行业认可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