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科目中,政治需要背的东西最多,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和积累。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小重点,为了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要进行系统的归类进行复习。下面是一道成考真题和其中出现的政治知识点,同学们可以进行借鉴复习。
考试真题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
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概念认识
1.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感觉:对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和属性的反映。如苹果是甜的,它是感性认识从而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
(2)知觉: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特征反映。如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反映形式,它是感觉的综合,是把各种感觉集中在一起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对对象方面外部特征的整体认识。知觉高于感觉,但它仍然属于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
(3)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形象的再现和回忆。如我吃过一个又红又甜又硬的苹果。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和知觉的重新组合,比感觉和知觉更高级。表象是感性认识的最高级形式。
2.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全体的反映,它包含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的特征。概念是理性认识最基本的形式。如:苹果、葡萄、桃子是水果
(2)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如葡萄是水果,白菜不是水果。
(3)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如水果含有维生素,橘子是水果,故橘子含有维生素。
题目解析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基本阶段,它们在性质、形式和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1. 性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它只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尚未达到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理性认识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指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2. 形式的区别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直接反映,知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的反映,表象则是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印象保留下来,并能在以后再现。
理性认识则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判断是展开了的概念,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推理则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断出未知的反映形式。
3. 功能的区别
感性认识的主要功能是让人们能够直接、生动地感知世界,它是整个认识过程的整体环节。然而,由于感性认识用具体的、生动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具有不深刻的局限性,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则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它基本上把整个事物把握起来了。理性认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形成了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4. 关系的区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此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
总的来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真题答案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
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它们的区别表现在: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务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它们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开展到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想认识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的误。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把理论当成教条,到处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