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和积累,古代诗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平常考试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题型,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甚至是大学都会用到。成人高考的语文试卷中,也毫无例外地会考察我们对古代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021年成人高考语文真题】
秋斋即事
【宋】许棐
桂香吹过中秋了,
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
赚他饥蝶入窗来。
1.诗前两句写景,是如何体现时令?表达了诗人如何心绪?
2.说说后两句诗意思,并指出它们体现出如何语言风格?
作者简介
许棐(?~1249)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许棐著作颇多,《四库总目提要》谓其诗“沾染于江湖末派”,大抵以赵紫芝等为矩矱,以高翥等为羽翼,以书贾陈起为声气之联络,以刘克庄为领袖,“然其咏歌闲适,模写山林,时亦有新语可观”。
诗文大意
桂花的香气已经吹过了,而中秋也度过了,但在濒临九九重阳的时节,菊花却不肯开放。这些天来铜制花瓶尽管没有鲜花可插也还是浸满了清水,要骗取那饥饿的蝴蝶飞入窗内。
诗文赏析
诗人所题秋斋即事,就是在秋日的书斋即兴应景而做的诗句,是诗人清寂生活的写照。诗人远离科举、俗务,诗书自娱,每日里面对四壁的书卷,虽然在内心里了悟这书香的花样繁美,但也有万卷读过而期望更近一分秋色收获的心态,这秋天香花交继的自然现象也是诗人文心嬗变的印象。学问有所成,但无所用,如铜瓶无花可插,是寂寞也是悲哀。但诗人的内心却并不枯寂,洋溢着对生活的渴望,对美的感召,即使是清水一捧,也自信会让饥饿的蝴蝶入我圈套。诗人在秋日的书斋里,看闻繁花交接,静待着那花中傲霜而开的君子菊花的开放。这是修心养性的禅功,也是诗人鲜活精神的体现。诗人书斋号为梅屋,他必然是钦佩梅花斗雪的气节。秋天来了,冬天也不远了。在封建社会不为统治者所用的诗人,在此梅屋里的对世态炎凉的感悟与遗世独立的情怀,在这首诗里表露无遗。
真题答案如下
【2021年成人高考语文真题】
秋斋即事
【宋】许棐
桂香吹过中秋了,
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
赚他饥蝶入窗来。
1.诗前两句写景,是如何体现时令?表达了诗人如何心绪?
诗人把花开花落和季节联系起来,以花开来标志季节和节日;八月桂香好像带走了中秋节,而九月菊花却还没有为临近重阳节开放。体现了诗人寂寞清冷心绪。
2.说说后两句诗意思,并指出它们体现出如何语言风格?
后两句诗意思是,这些天来铜制花瓶尽管没有鲜花可插也还是浸满了清水,要骗取那饥饿的蝴蝶飞入窗内。体现出了诗人自嘲,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